2008年3月30日廣東申論 ( 學員回憶 ,不全 )
作者:文X 此文僅供參考,嚴禁轉載
第一題 : 材料7反映了哪幾個主要問題?200字概括。要求:概括全面,條理清晰,語言流暢。
材料7主要反映了當前社會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,主要有:1.缺乏相關政策支持,如免稅政策等;2.監(jiān)管存在漏洞,監(jiān)管體系不完善;3.多數民眾對社會救助缺乏自覺性;4.救助資金數量少,來源單一;5.民間慈善組織準入門檻太高;6.民間慈善組織運作成本負擔重;7.慈善專業(yè)人士缺乏,人手少;8.慈善相關信息發(fā)布渠道不通暢。
第二題: 結合材料5,用300字簡要提出“政府進一步強化義工工作的措施”要求:概括全面,措施可行,操作性強,條理清晰。
政府進一步強化義工工作可以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:1.理順義工管理體制,明確義工的管理部門。2.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如免稅政策等,適當簡化義工組織注冊手續(xù);3.完善法律法規(guī),抓緊擬訂有關義工方面的法律法規(guī);4.完善監(jiān)管體系,堵塞管理漏洞;5. 加大宣傳力度,推進社會對義工組織認識的深入; 6. 推進信息化建設,健全義工的有關信息發(fā)布系統(tǒng),保證信息及時和清晰傳達;7.加強對義工隊伍人員的培訓,如應急救助和捐贈等相關知識;8.借鑒國外先進經驗,提高我國義工工作的管理水平。
第三題: 根據所給全部材料(僅限所給材料)以“提高社會求助水平的對策”為題,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論性文章。
提高社會救助水平的對策
社會救助制度作為保障困難群體生活的社會保障制度,不僅是困難群眾的福音,也是社會穩(wěn)定的基石。近年來,我國社會救助取得較大發(fā)展的同時,也暴露出一些問題:如社會救助管理體制不順,法制建設滯后,社會救助人員專業(yè)化程度低等。對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(最后一句寫影響有點忘了,好象是類似這樣寫的)
綜合分析以上問題出現的原因,主要有:一、缺乏相關政策支持,政策配套不完善;二、法律法規(guī)不健全,缺乏相關的法律保障;三、管理體制未理順,管理效率不高;四、信息發(fā)布機制不健全,信息發(fā)布渠道不通暢;五、宣傳工作不深入,社會對社會救助的認識比較有限;六、監(jiān)管體系不完善,沒有形成有效的監(jiān)管;七、人員專業(yè)化程度低,缺乏必要的社會救助相關知識。
社會救助制度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一種,對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,(這一句記得不太清楚了)當前,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:
一、 理順管理體制。要加強社會救助的管理,明確各部門管理職責,形成聯動機制。
二、 健全法律法規(guī)。抓緊制定有關社會救助的法律法規(guī)草案,使社會救助工作“有法可依”。
三、 健全信息發(fā)布機制。要暢通信息發(fā)布渠道,使社會救助有關信息能及時和清晰的發(fā)布。(后面展開部分是類似,當時是在材料上抄的話)
四、 加大宣傳工作力度。廣泛利用各類媒介,推進社會對社會救助工作的認識不斷得到深入。
五、 加大監(jiān)管力度。綜合運用行政、法律等手段完善監(jiān)管體系,提高社會救助組織公信力。
六、 加強人員培訓。要加大對社會救助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,不斷提高社會救助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。
七、 加大扶持力度。要采取多種措施扶持社會救助,促進社會救助工作的發(fā)展。(這部分我本來要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但怕放在這里顯得邏輯不清,所以寫的就是加大扶持力度。)
八、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。積極吸取國外有關社會救助的先進經驗,進一步提高我國社會救助的水平。
總的說來,我們要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充分發(fā)揮社會救助的保障作用,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持!